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高等教育有哪些改变?小学生课后都在做什么?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带来解答

教育之江 2022-12-16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回顾浙江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全媒体时政节目《有请发言人》推出新一季节目《闪亮“浙”十年 迈步新征程》。


本期节目的话题是《“浙”十年,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浙江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峰来到节目现场,聊聊浙江如何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

  ●  ●  ●  ●  ●  ●  ● 



十年来,通过实施省重点高校、重点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及重中之重学科、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全省3所高校的2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15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4.8%,较2012年增长15.3个百分点,浙江学子在家门口上好大学的期待正在逐步实现。



浙江连续实施四轮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建立校长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完成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创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为98.23%。


这十年,浙江高等教育发生了哪些改变?




陈峰:

人才培养规模有了很大增长,本专科在校生增长了30%,研究生增长了140%,十年来向社会输送了300万人才。


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以浙大为例,浙大在飞机的自动化装配、高性能的芯片和盾构机械等重大的科技领域取得突破。高校日益成为浙江省“两个先行”的重要动力。



“双减”以后,小学生课后都在做什么?




陈峰:

课后服务是浙江“双减”以后采取的一项工作。目前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参与的学生有约90%。社会校外培训机构的非学科类培训也可以进入校园,参与课后服务,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未来,希望更多孩子能够参与一些阳光体育活动。




在目前浙江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如何把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




陈峰:

浙江目前的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城市“挤”,二是乡村“弱”,第三是升学通道不够宽。针对这些问题,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扩大城市教育资源,人口日益向城市集聚,要不断增加城市教育资源的供给,解决城市“挤”的问题。


办好乡村教育,在小规模学校撤并的基础上,进一步办强办优留下来的乡村学校,让农村孩子也能接受优质公平的教育。


拓宽升学的通道,让浙江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升学就读大学,彻底缓解教育的焦虑。



浙江是经济强省,但相对的高等教育实力偏弱,接下来要怎么去补齐或补强短板?




陈峰:

一是提质,即增加高水平大学的数量和供给。办好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以及省重点建设高校等龙头学校。多机制引进或新建一些高水平大学,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在浙江建一所中法工程师学院(暂名);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小而精、小而尖的学校,如甬江理工大学(暂名)。



二是扩容,即增加本科以上的教育资源。鼓励本科高校通过新建校区扩大资源,还将新建一批职教类本科院校,同时,通过学科建设,增加研究生的学位点。



浙江如何满足社会人员、退休老人的学习意愿?




陈峰:

针对已经就业的人员,提供面向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教育服务,增加他们的职业技能,提升学历,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增加收入。


针对老年群体,增加老年教育的供给,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升生活品质。



浙江有好多村书记、乡村带头人也重新加入了接受教育和再培训的过程,对共同富裕建设、乡村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助力。




陈峰:

浙江不仅对乡村干部,还要对企业职工、农民工进行分层、分类、分级培训。通过教育,做到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从而获得“扩中”“提低”的能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一项自我加压的工作,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对教育的新的挑战和新要求。



让愿意读书的人

能够愿读尽读

让有学习意愿的人

时时能够去学

处处能够去学



来源丨浙江发布

责任编辑丨方柔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数说 | “浙”里的数字化改革进行时


» 两年来,39名博士奔走在丽水田间地头,他们带来哪些改变?


» 期待值拉满!“天宫课堂”第三课明日上新→

» 从中学语文老师到上等兵,这个杭师大毕业生经历了什么?


» 浙江教育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排行榜 | 2022年第三季度


» 数说|行进在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路上“浙”十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